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 增添荆州文化旅游新亮点——荆州市政协委员、市城投文旅投公司副总经理余波“两会”建言

发布时间:2017-01-14来源:

1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荆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荆州市会议中心胜利闭幕。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建设“一极两中心”,实现荆州“十年大振兴”奋斗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市城投公司所属子公司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波作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以第一提案人联合民盟委员们提交了《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增添荆州文化旅游新亮点》提案。该提案聚焦沙市商埠文化,呼吁文化遗产传承,促进荆州文化旅游发展,被《荆州日报》(客户端)、《荆州晚报》(1月10日第5版)相继报道。

余波同志

 
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 增添荆州文化旅游新亮点
荆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余波
 
沙市,自隋唐以来即为商业重镇,商贾云集,百业俱兴。待到清末被辟为通商口岸,遂成为长江中游的著名商埠,素有“小汉口”之称。沙市商埠文化在近代进入发展的鼎盛期,其传承至今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习俗,是值得我们研究并加以利用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在荆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下,随着关公义园的开园、楚王车马阵景区的4A挂牌以及纪南文旅新区的成立,荆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作为与楚文化、三国文化比肩的长江水文化及商埠文化,同样也应该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故建议,以荆州滨江风情带和沙市洋码头为引擎,依托沙市胜利街、中山路、崇文街、解放路为文化和商业支撑,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在统一的规划下,加快商埠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游促商、以商促游,将沙市打造成“千年古埠、文化商城”,为荆州市的文化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一、目前沙市商埠文化遗存的现状
商埠文化是长江水文化的一部分,沙市依靠长江黄金水道得以繁荣,沙市洋码头和胜利街、中山路是沙市百年商业的发源地,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地。但目前这几个地方,还没有开始全盘规划和建设。
(一)洋码头拆迁完成
沙市洋码头不仅是荆州老工业的发源地,也是荆楚文化集中体现的区域,更是荆州近现代城市的缩影。洋码头属于滨江风情带的一部分,目前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已经开始了拆迁,所幸的是,在拆迁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但现状确实很令人担忧。码头标准性的建筑沙市港大楼,已经成为KTV游乐场,原始建筑被改得面目全非;天主教堂也用玻璃幕墙改变了原有特色;百年建筑打包厂也成了危房,修缮和保护迫在眉睫。虽然,目前荆州市已经开始了对沙市洋码头的规划,但整个规划主题太分散,特色不突出,风格不统一。
(二)中山路萧条破败
目前全国的“中山路”有400多条,沙市也有一条,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取名。早在光绪23年(1897年),清政府在全国首批设立的35个邮局之一就坐落在中山路上,至今尚存。随后,老天宝银楼、同震银楼等一批中式牌坊和欧式哥特风格的混合建筑纷纷建成,其高大气派的形象在老沙市人心里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2006年,荆州拟将中山路打造成商业步行街,不料“开街”之后,这条一度被冀望成为荆州市唯一商业核心的步行街门可罗雀,业主血本无归,地段严重贬值。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很多业主已把当初准备10多万1年租金的商铺,忍痛转为五金、灯饰、手机维修、皮肤科性病等门面,月租一般在1千到2千之间。中山东路上的历史建筑仅存一个邮政局,中山西路上的其他历史建筑也是破败不堪,满目凄凉。
(三)胜利街急待棚改
沙市胜利街(原名九十埠,也称九十铺),是一条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的老街;是一条铭刻着城市记忆,传承着城市历史文脉的老街。历史上的胜利街曾经是沙市商业集中、经济繁荣之所在。小巷四通八达,店铺一个接着一个,建于晚清的恒春茂药店等一批传统名店就在此街。胜利街不同于“洋楼”集中的中山路商业街,也不同于“现代建筑”的北京路,而是分布着大量保护较好,具有地方特色民居的一条较完整的历史街区。
但目前,巷子还在。胜利街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已经不多,有的木质的建筑上还能看出火灾留下的伤痕。两边的建筑被密密麻麻的电线连在了一起,到处晾的是衣服,搭的是棚子。如今的胜利街,人事全非,雕栏已成朽木,玉砌已是残垣,只有门牌上“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脚下磨的铮亮的青石板路,或许还能告诉人们它曾经的辉煌。2016年,荆州将胜利街纳入棚改范畴,但如何进行拆迁后的建设,如何进行规划,依旧要慎重而行!
二、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的建议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荆州市中心城区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和登记表显示,我市中心城区现存古建筑、石碑石刻、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及代表性建筑332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新发现307处)。其中,分布在沙市城区中山路、胜利街、崇文街、解放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历史建筑243处。目前洋码头拆迁后,还保存了打包厂、江天粮食仓库、安利英行、保安寺等88栋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加之文星楼、临江仙公园、万寿园等一大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足以支撑起一个具有沙市商埠文化的商业旅游区。
(一)加快统筹和规划力度
1.区域定位:建议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以老沙市商业区为基础,南从学堂洲到盐卡的滨江风情带(含临江仙公园和洋码头文化园),东至红星南路,北至北京路,西至廖子河。整个区域包含中山路、胜利街、崇文街、解放路等主要以长江商埠文化发展起来的重要区域,其中杜工部巷、武宣巷、青莲巷、同福里、望亭巷、惠工街等一大批具有文化底蕴的街区和巷子,具有良好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2.组织统筹:一是领导统筹。成立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规划、住建、文化、文物、旅游、发改、财政、交通、环保、水务、消防等部门熟悉业务的负责人纳入进来,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规划、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问题。二是专家统筹。建议成立沙市商埠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沙市商埠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弘扬近代沙市商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其成员既要有本地专家,也要有国内知名专家,对保护和开发的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文物修复及工程质量等工作进行把关。
3.规划统筹:不要以单项性的街区为设计规划,要站在更高的视野和角度,将洋码头、中山路和胜利街等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委托专业规划部门对旅游区进行重新定位,整体规划,充分整合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商业资源。规划中,注重挖掘不同街区的商贸特色,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与沿江风光带建设、旧城改造结合起来,进行差异化开发,打造多主题的商贸文化风情街,注重开发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商业节点,形成亮点。
(二)加快保护和开发
1.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一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尤其要保护好“洋码头”和“九十铺”的历史风貌,恢复沙市民社会的生活图景。二要完整保存构成历史风貌的各种要素,能够修缮保护的,绝不拆真造假,坚决杜绝大拆大建,要明确规定,凡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保护与开发详细规划不相符、不协调的改扩建项目一律不批,凡影响和破坏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和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任何项目一律不建。建议市文旅局制定《关于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文物保护意见》,列出需要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清单和保护要求。三要对确需恢复重建和推倒重来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和各自的形象功能定位进行恢复重建。对老街区和洋码头内的一些现代建筑,难以实行推倒重建的,要按照与整体风貌相协调的要求,进行“穿衣戴帽”式改造。
2.进行特色文化的修复与打造。一是对胜利街施行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整体性保护,并在保护中留住原住居民,同时以承载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古建故居为特色,修复余上沅、邓裕志、德龄等名人故居,复原“恒春茂”等老字号商铺,还原百年商埠昔日的繁华,将其建成沙市老民居文化一条街;二是对中山路在复原商店、旅馆、餐馆、群众艺术馆、人民电影院等历史记忆的同时,以现代的酒吧、剧院、摄影、艺术为经营模式,打造民国记忆与现代商业的融合。对中山路西段现存的“徐万源”、“老天宝”、“好公道”等老商业建筑进行修缮,复建部分代表性老建筑,将其建成沙市老字号文化一条街;三是对崇文街可保留青石板路、老房子、古井、石碑等历史遗迹,复原丝线作坊、包头店铺、黄州会馆、新“文昌宫”及普仰寺等商业节点及历史遗迹,将其建成沙市老会馆文化一条街;五是对解放路现有街面进行改造升级,支持地方特色的酒楼、餐馆、小吃店、茶社等进驻,将其建成沙市最为集中的荆沙传统美食一条街
3.建立沙市商埠文化体系。复原大清沙市邮政总局遗址(位于中山路步行街)历史风貌,以其为乡土教育基地,兴建沙市商埠博物馆,采取从民间征集文物的方式补充馆藏;依托沙市古玩城(位于中山路步行街),大力发展沙市民间收藏事业,藏宝于民,支持收藏者开办各具特色的私立博物馆;大力开发漆器、木雕、竹刻、剪纸、楚绣等荆楚民间工艺精品,支持民间艺人开办工艺作坊;保护和传承盆鼓歌、挑担锣鼓、荆河戏等沙市本土非物资文化遗产,通过展演活动,与游客形成互动,塑造传统民俗文化品牌。
4.注重老街区新业态完美结合。除了对胜利街等老街区的商业定位外,对于沙市洋码头项目的规划也要整盘考虑,除了对拆迁后保留的88栋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外,还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对码头的规划,除了再现沙市码头面貌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现有业态的融合,配套建设旅游码头与周边临江景观的服务设施,真正形成以沙市码头文化和老工业遗产为主题的文化街区。同时,要规划建设修复文星楼,并以文星楼为纽带,打通沙市洋码头和中山路和胜利街的文化通道,真正形成以一个商埠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
(三)加快文化包装和旅游推介
沙市商埠文化是长江水文化主要部分,也是荆州不可少的一种文化。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的规划与建设,将承载着荆沙人民的记忆与情怀。如与楚文化、三国文化打包推介,将形成荆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三大亮点。
旅游从文化中找思路,文化从旅游中找出路。建设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必须与发展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融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设施建设于一体,让沙市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成为观光旅游景区,变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产品。建议市文物旅游局提供《关于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意见》,列出需要建设的旅游设施清单及具体要求。
在荆州的旅游线路上,将可多开通一条水文化和商埠文化的线路,通过洋码头、万寿园和北闸风景区的串联,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还能吸引大型的长江游轮停靠沙市。
同时,还可以以邓家大院、沙市老字号老同兴、恒春茂等为背景,创作、拍摄一两部反映沙市码头商埠文化的影视作品,扩大沙市商埠文化的影响力;在活动上定期举办沙市商埠文化节,打“商埠”牌,唱经贸戏,通过举办中国(沙市)商埠文化研讨会、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会、经贸洽谈会、文化庙会等活动,促进商埠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纪委监察举报
主办:荆州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12116号-1